汉语词典

词语:

5字词语

共 1170 条词语

5字词语列表
  • 三希堂法帖

    sān xī táng fă tiè

    清乾隆十二年命梁诗正等编次内府所藏魏、晋至明代书法,聚集众工,模勒上石,其中包括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种王氏墨迹,故称为「三希堂法帖」。三十二册,是法帖中的巨制。[查看详情]

  • 票据交换所

    piào jù jiāo huàn suǒ

    同一城市中组织各银行每日定时将各自收到的票据集中进行交换以清算相互间债权债务的机构。票据交换后轧抵的差额,通过各银行在中央银行或当地管辖行的存款进行划帐清算。[查看详情]

  • 磷酸氢二钠

    lín suān qīng èr nà

    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粉末。有吸湿性。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由磷酸与过量的碳酸钠作用而得。可作木材、纸张的防火剂;印染工业的媒染剂;化学分析中的缓冲剂;也用于鞣革、搪瓷、陶瓷、洗涤剂等工业中。[查看详情]

  • 倍赏千惠子

    bèi shăng qiān huì zǐ

    日本电影演员。女。1961年从影。先后主演《二十一岁的父亲》、《雾之旗》、《幸福的黄手帕》等影片。曾获文部大臣奖。[查看详情]

  • 尼德兰革命

    ní dé lán gé mìng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中期,尼德兰(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一带)资本主义有了相当发展,资产阶级反对西班牙的专制统治,广泛接受基督教新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建立宗教裁判所予以镇压。1566年,尼德兰人民举行起义,次年起义被镇压。1572年和1576年,北方各省和南方各省相继举行起义,并联合起来。后西班牙采取分化瓦解手段,南方几省与西班牙妥协。北方各省于1581年宣布建立联省共和国。由于荷兰省在联省中地位最重要,因此也称荷兰共和国。经历次战争,西班牙战败。1609年,西班牙实际上承认了荷兰的独立。[查看详情]

  • 毡袜裹脚靴

    zhān wà guǒ jiăo xuē

    (歇后语)​不分彼此。意即鞋不离袜的意思。[查看详情]

  • 齐次多项式

    qí cì duō xiàng shì

    简称“齐次式”。合并同类项后,各项次数都相同的多项式。[查看详情]

  • 火上弄冻凌

    huǒ shàng nòng dòng líng

    见“火上弄冰”。[查看详情]

  • 全唐文纪事

    quán táng wén jì shì

    清代陈鸿墀辑。一百二十二卷。作者是清嘉庆时编辑的《全唐文》的总纂官,此书辑录有关唐文的资料,按内容分成八十门,采集丰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今人有校排本。[查看详情]

  • 苦难的历程

    kǔ nán de lì chéng

    长篇小说。苏联阿·托尔斯泰作于1921-1941年。包括《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三部。名医之女卡嘉和达莎分别嫁给贵族军官罗欣和工程师捷列金。十月革命后,罗欣不听卡嘉劝阻投奔白军,捷列金成为红军指挥员,达莎却与丈夫分手。后罗欣转变立场,达莎也对革命有了认识。最后这两对夫妻走过各自的苦难历程重又团聚。[查看详情]

  • 二十四节气

    èr shí sì jié qì

    为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所划分。指一年中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对农耕步骤有重要的提示作用。[查看详情]

  • 几内亚比绍

    jī nèi yà bǐ shào

    西非国家。临大西洋。面积3.61万平方千米。人口114余万(1993年)。首都比绍。大部分为平原。热带气候。农业国,主要产稻谷、玉米、花生和棕油等。[查看详情]

  • 齐齐哈尔市

    qí qí hā ěr shì

    在黑龙江省西部、嫩江中游,滨洲、平齐、齐北等铁路交会境内。1936年设市。人口140.4万(1993年)。为黑龙江省西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嫩江平原物资集散地。[查看详情]

  • 村弟子孩儿

    cūn dì zǐ hái ér

    詈语。犹言坏小子。[查看详情]

  • 一打坠咕儿

    yī dă zhuì gū ér

    方言。谓罗唆,纠缠不清。[查看详情]

  • 泡泡口香糖

    pào pào kǒu xiāng táng

    可吹成大气泡的口香糖。[查看详情]

  • 八九不离十

    bā jiǔ bù lí shí

    差不多。[查看详情]

  • 狄俄尼索斯

    dí é ní suǒ sī

    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别号“巴克科斯”。相传他到处向人们传授酿酒的方法,以建立对自己的崇拜。古希腊人祭祀狄俄尼索斯的仪式为狂欢暴饮和疯狂舞蹈,一般认为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即起源于此。[查看详情]

  • 欠肚儿亲家

    qiàn dù ér qìng jiā

    比喻身怀心事,坐立难安的人。[查看详情]

  • 针阔混交林

    zhēn kuò hùn jiāo lín

    寒温带针叶林和夏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森林植被类型。由栎树、椴树等夏绿阔叶树种和云杉、冷杉、松树等针叶树种混合组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山地。[查看详情]

  • 努瓦克肖特

    nǔ wă kè xiāo tè

    毛里塔尼亚首都,大西洋沿岸海港。人口60万(1995年)。1960年独立后的新建城市。全国经济、文化中心。有纺织、食品、服装等轻工业。有国际航空站。[查看详情]

  • 一赐乐业教

    yī cì lè yè jiào

    古代入居中国的犹太人对其犹太教的专称。“一赐乐业”是希伯来文“以色列”的古音译。其教传入中国的年代,一说在五代·后汉(947-950年);一说在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并在开封府建犹太寺。[查看详情]

  • 五一六通知

    wǔ yī liù tōng zhī

    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由毛泽东主持制定,1966年5月16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通知》要求:彻底揭露“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夺取在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通知》是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论点系统化的纲领性文件。[查看详情]

  • 香茶木樨饼

    xiāng chá mù xī bǐng

    饼名。口含祛臭爽神,妇女尤嗜之。[查看详情]

  • 住宅商品化

    zhù zhái shāng pǐn huà

    将住宅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纳入商品经济运行轨道的过程。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正在加速住宅商品化的进程,改变以往职工住宅由国家和单位统一分配的办法,逐步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售和出租住宅,并把职工住房支出纳入工资范围,实现住宅消费的合理化。[查看详情]

  • 玄武岩地貌

    xuán wǔ yán dì mào

    在喷发的玄武岩流上发育而成的地貌。可形成顶部较为平坦的桌状山和熔岩台地,如贵州的韭菜坪。也可形成锥状火山,如山西大同和云南腾冲的火山群。有的火山口形成火口湖,如长白山脉的白头山天池。[查看详情]

  • 扎什伦布寺

    zhā shí lún bù sì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尼色日山下。1447年建。是班禅四世以后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建筑依山傍水,金顶碧瓦,雄伟壮丽。全寺分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扎仓(经学院)。有殿堂数十处。弥勒殿内供有26.2米高的坐式弥勒佛铜像,为世界罕见大铜像。有历代班禅灵塔,塔身包裹银皮,镶嵌各色宝石,灿烂辉煌。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查看详情]

  • 恒河三角洲

    héng hé sān jiăo zhōu

    在亚洲南部孟加拉湾的北岸。恒河与布拉马普特拉河汇合后形成的冲积平原,也称“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面积5.6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拔仅10米。三角洲上的河道,因泥沙淤积,河床日高,常泛滥成灾。[查看详情]

  • 电子驱蚊器

    diàn zǐ qū wén qì

    利用仿生电子学原理制成的驱蚊电子器具。通常有模仿雄蚊发出的超声波信号以驱赶雌蚊的超声波型电子驱蚊器;模仿蝙蝠发出的电波信号以驱赶蚊子的蝙蝠型电子驱蚊器;利用蚊子的趋光性,将其诱至设在一定波长紫外光源周围的高压金属丝以击毙蚊子的光诱型电子驱蚊器等。[查看详情]

  • 七十二地煞

    qī shí èr dì shà

    道教谓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元末明初施耐庵以此附会为小说水浒传里梁山泊的大小头领,共一〇八人。后用来比喻凶恶难惹的人物。[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