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两个热力学系统如果均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它们彼此也处于热平衡状态。由此可推断出,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系统具有一个数值相等的状态参数,此参数就是温度。[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刚出任新职时,总要摆出架势,好好做几件事,一显威风与才干。[查看详情]
-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查看详情]
-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后以“识二五而不知十”谓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查看详情]
-
见“为他人作嫁衣裳”。[查看详情]
-
(谚语)兔子为防敌人发觉巢穴所在,而不吃窠边的草。比喻不在乡里做坏事或不去侵犯周围人的利益。也作「兔子不吃窝边草」。[查看详情]
-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所做的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1907-1913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查看详情]
-
谓一波方动,万波随之而起。喻事情开端后的不断发展变化。[查看详情]
-
方:才。假的金子才用真真镀。比喻只有假的或劣质的东西才需装饰,以冒充真的或质量好的。[查看详情]
-
比喻有钱有势的人不知道贫穷无势的人的疾苦。[查看详情]
-
歇后语。隐射忘八。[查看详情]
-
比喻拼着作很大的牺牲。[查看详情]
-
仅知事物的一部分,而不知其他的部分。指对事情缺乏澈底的了解,未能有全面的认识。宋·苏轼〈上文侍中论强盗赏钱书〉:「比来士大夫好轻议旧法,皆未习事之人,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明·高明也作「知其一不达其二」、「知其一未睹其二」。[查看详情]
-
环境管理原则之一。污染环境而造成的损失应由污染者承担。多数国家确认污染者仅支付消除污染费及损害赔偿费。但也有人主张污染者应支付污染活动造成的全部环境费用。中国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查看详情]
-
全天下的人都亲如兄弟。[查看详情]
-
比喻做事马虎,对于不同的对象没有区别对待。[查看详情]
-
比喻不听好话相劝,必须用强迫的手段才行。[查看详情]
-
中国在晋、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396万公顷,从生态环境上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建设时间为1986-2000年。[查看详情]
-
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查看详情]
-
亦作“身正不怕影儿歪”。[查看详情]
-
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查看详情]
-
比喻不敢越出一定范围。[查看详情]
-
又称“湘赣苏区”。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1929年5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恢复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1931年成立了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省苏维埃政府。1933年6月,根据地的红军组成红第六军团。1934年8月,红六军团撤离湘赣革命根据地向湘中转移,留下的红军和地方武装,继续在当地坚持游击战争。[查看详情]
-
适:往;宿:夜;舂:舂米,把谷类的壳捣掉。远行百里的人要连夜舂米,准备粮食。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查看详情]
-
谚语。多见于元明杂剧。意谓对于亲生子女总是疼爱的。[查看详情]
-
语本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也作「燕雀岂知鸿鹄志」。[查看详情]
-
不问情由。[查看详情]
-
输送登陆兵及其武器装备,实施登陆作战的军舰。配载登陆艇、两栖车辆、直升机等。兼有两栖攻击舰和运输舰的作战能力。[查看详情]
-
词牌名。又名《忆吹箫》。取传说中萧史与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为名。双调,九十五字至九十七字。共有六体。前段皆十句,四平韵;后段九至十一句,四或五平韵。宋晁补之、李清照等皆有作。[查看详情]
-
我国在特定部门设置的检察机关。对其所管辖的范围行使检察权。如军事检察院等。因军队既高度集中而又分驻各地或随时换防,并有高度机密性,故在军队系统内分设各级军事检察院。[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