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词语:

7字词语

共 279 条词语

7字词语列表
  • 一个萝卜一个坑

    yī gè luó bo yī gè kēng

    ①.比喻一个人有一份工作,互相替代不了;也比喻每人各有岗位,各有职责,互相配合,缺一不可。②.比喻作风踏实,不轻举妄动。[查看详情]

  • 到什山上唱什歌

    dào shí shān shàng chàng shí gē

    比喻说话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查看详情]

  • 密立根油滴实验

    mì lì gēn yóu dī shí yàn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所做的测定电子电荷的实验。1907-1913年密立根用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的带电油滴进行实验,发现所有油滴所带的电量均是某一最小电荷的整数倍,该最小电荷值就是电子电荷。[查看详情]

  • 人怕出名猪怕壮

    rén pà chū míng zhū pà zhuàng

    指人出名之后就会招来许多麻烦,就象猪肥了要屠宰一样。[查看详情]

  • 圣基茨和尼维斯

    shèng jī cí hé ní wéi sī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中岛国。临加勒比海和大西洋。面积269平方千米。人口403万(1992年)。首都巴斯特尔。属火山岛。热带海洋气候。蔗糖业为经济支柱。[查看详情]

  • 约翰克利斯朵夫

    yuē hàn · kè lì sī duǒ fū

    长篇小说。法国罗曼·罗兰作于1904-1912年。出生于贫穷音乐师家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经过刻苦奋斗,成为卓越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不愿以音乐逢迎时好,猎取功名利禄,不断地与社会上的消极势力作不妥协的斗争。终因与社会格格不入,备受冷遇。[查看详情]

  • 充分又必要条件

    chōng fèn yòu bì yào tiáo jiàn

    如果有甲必有乙,无甲必无乙,那么甲就是乙的充分又必要条件。例如,三角形是等角的,则三角形是等边的,而只有三角形是等角的,三角形才是等边的。因此,三角形等角就是三角形等边的充分又必要条件。[查看详情]

  • 树欲息而风不停

    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比喻外在的形势与主观的意愿相违背。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亡故。参见「树欲静而风不止」条。[查看详情]

  • 树欲静而风不宁

    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níng

    同“树欲静而风不止”。[查看详情]

  • 千里姻缘使线牵

    qiān lǐ yīn yuán shǐ xiàn qiān

    见“千里姻缘一线牵”。[查看详情]

  • 掩耳盗铃的意思

    yăn ěr dào líng

    比喻自欺欺人。参见「盗钟掩耳」条。[查看详情]

  • 衰落、萧瑟的样子。南唐.李煜〈浪陶沙.帘外雨潺潺〉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作「阑残」。[查看详情]

  • 中国民主促进会

    zhōng guó mín zhǔ cù jìn huì

    简称“民进”。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1945年成立。主要由中小学教育界和文化出版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查看详情]

  • 千日斫柴一日烧

    qiān rì zhuó chái yī rì shāo

    亦作“千日打柴一日烧”。比喻持久奋斗而一旦成功。比喻平时积攒,一朝花费。如:过日子要精打细算,不能千日打柴一日烧。[查看详情]

  • 文化生活出版社

    wén huà shēng huó chū băn shè

    1935年5月,巴金等创办于上海。初名“文化生活社”,同年9月改名。曾编辑出版《文学丛刊》、《现代长篇小说丛书》、《译文丛书》等。1954年并入新文艺出版社(现上海文艺出版社)。[查看详情]

  • 长江后浪催前浪

    cháng jiāng hòu làng cuī qián làng

    喻人、事的新旧代谢。[查看详情]

  • 守株待兔的意思

    shǒu zhū dài tù

    相传一农夫见兔触树而死,为他所得,遂不事农作,守在树旁,等待兔子撞树,终一无所获。典出《韩非子.五蠹》。后比喻拘泥守成,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汉.王充《论衡.宣汉》:「以已至之瑞,效方来之应,犹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罝之路也。」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盼功名如守株待兔,要求进若缘木求鱼。」也作「守株伺兔」。[查看详情]

  • 十分惺惺使九分

    shí fēn xīng xīng shǐ jiǔ fēn

    聪明乖巧不要使尽。谓事情不能做过分。亦作:十分惺惺使五分。[查看详情]

  • 马革裹尸的意思

    mă gé guǒ shī

    语出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死于战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比喻英勇作战,效命沙场。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也作「裹尸马革」。[查看详情]

  • 中国邮递员问题

    zhōng guó yóu dì yuán wèn tí

    著名图论问题之一。邮递员从邮局出发送信,要求对辖区内每条街,都至少通过一次,再回邮局。在此条件下,怎样选择一条最短路线?此问题由中国数学家管梅谷于1960年首先研究并给出算法,故名。[查看详情]

  • 宰相肚里好撑船

    zăi xiàng dù lǐ hăo chēng chuán

    比喻人胸襟度量宽大,不计前嫌。今多有恭维奉迎之意。[查看详情]

  • 亚卡第亚的牧人

    yà kă dì yà de mù rén

    油画。法国普桑作于1638-1639年。亚卡第亚是希腊传说中的幸福之地。画面表现三个身着古典装束的牧人正在辨认一座墓碑上的铭文:“我曾住在亚卡第亚。”而另一个身穿古典服装的妇女则沉静地站在一旁。作品构图平稳,富有悲剧性的金色色调,柔和而灿烂。[查看详情]

  • 男儿有泪不轻弹

    nán ér yǒu lèi bù qīng tán

    (谚语)​男儿不随便流泪。比喻男子不轻易屈服,向人示弱。[查看详情]

  • 太行山绿化工程

    tài háng shān lǜ huà gōng chéng

    中国在晋、冀、豫、京四省市太行山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396万公顷,从生态环境上屏障北京和华北平原。建设时间为1986-2000年。[查看详情]

  • 俄国农奴制改革

    é guó nóng nú zhì găi g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查看详情]

  • 拒人于千里之外

    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语本指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挡住。比喻态度高傲,毫无商量转圜的余地。[查看详情]

  • 三分天下有其二

    sān fēn tiān xià yǒu qí èr

    泛指势力强大。语出《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查看详情]

  • 长江中下游平原

    cháng jiāng zhōng xià yóu píng yuán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查看详情]

  • 八千里路云和月

    bā qiān lǐ lù yún hé yuè

    比喻征战的长途奔驰。语出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亦借喻路程之遥远。[查看详情]

  • 吕端大事不糊涂

    lǚ duān dà shì bù hú tú

    《宋史·吕端传》:“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曰:'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决意相之。”故后人有联语曰:“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后用以形容人在重大问题上能明辨是非、坚持原则。[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