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8字词语
共 296 条词语
-
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查看详情]
-
日月运行天空,江河流经大地。比喻恒古不变,历久不衰。[查看详情]
-
枯:粗劣;耘:除草;岁:收成。粗糙不细致的耕耘会伤害庄稼,减少收成。[查看详情]
-
语本意谓不辞辛苦的竭尽心力,一直到死为止。[查看详情]
-
面对眼前的恶果,追悔从前的错失,却已经来不及了。也作「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查看详情]
-
刻画:精细的描绘;无盐:传说中的古代丑女;西子:即西施,美女。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查看详情]
-
见“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查看详情]
-
《太平御览》卷八三四引《阙子》:“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后以“翠纶桂饵,反以失鱼”指华而不实者必然事与愿违。[查看详情]
-
三国时蜀军主帅诸葛亮病死军中。蜀将姜维等遵亮遗命,秘不发丧,缓缓退军。魏军主帅司马懿(仲达)率军追击,却见蜀军帅旗飘扬,孔明纶巾羽扇,端坐车中(实乃木人)。懿恐中计,勒马逃回。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见《三国演义》第一〇四回。后用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行事没有恒心,时停时续,不能坚持。也作「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查看详情]
-
尸体到处横着,鲜血流成了河。形容被杀的人极多。[查看详情]
-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查看详情]
-
见“聪明一世,懵懂一时”。[查看详情]
-
儿女的婚姻须由父母作主,经媒人介绍。[查看详情]
-
见“东一耙子西一扫帚”。[查看详情]
-
见“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京剧《将相和》第五场:“老将军,岂不知,十步之内,自有芳草。”[查看详情]
-
黎明:天刚亮;庭:厅堂;除:台阶。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指治家过日子很勤谨。[查看详情]
-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查看详情]
-
只:助词。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查看详情]
-
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1927年10月,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后,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5月成立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和湘赣边界苏维埃政府。12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主力到井冈山与红四军会师。井冈山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会剿”。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后,留下的红五军和红四军三十二团在井冈山坚持斗争。[查看详情]
-
完全摆脱传统体系结构和技术的束缚,以崭新的理论和技术来开发的新型电子计算机。目前还处于研制阶段。这是一种进一步接近人脑功能的“能听”、“会说”的知识信息处理机。[查看详情]
-
(谚语)蹊,小路。全句指桃树、李树不会说话,但因其花朵美艳,果实可口,人们纷纷去摘取,于是便在树下踩出一条路来。比喻为人真诚笃实,自然能感召人心。也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查看详情]
-
语出《孙子·计》。原谓出兵攻击对方不防备的地方。后亦指行动出乎人的意料。[查看详情]
-
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查看详情]
-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喻培伦(云纪)、林时爽、方声洞等一百余人英勇牺牲,后经广州人民收殓遗骸七十二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查看详情]
-
清末反美爱国运动。1904年美国胁迫清政府订立的排斥华工的禁约期满,旅美华侨十余万人提出废约要求,美国政府予以拒绝并提出续订新约。次年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纷纷抗议美国排华,并抵制美货,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也纷起响应,掀起反美爱国运动。后遭到美国政府和清政府破坏,但新约也未续订。[查看详情]
-
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语出后借此语以讽谕持志不终的人。[查看详情]
-
顺从我的得以昌盛,违逆我的自取灭亡。也作「顺我者吉,逆我者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查看详情]
-
汉武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东方朔预测山恐会崩毁,故钟先鸣。三日后果有山崩绵延二十余里。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句下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应,互相影响。[查看详情]
-
见“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