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2、正如梁启超说,明末的党争,就好像两群冬烘先生打架,打到明朝亡了,便一起拉倒。
3、那真叫寡见又陋闻,冬烘脑袋缺乏新意的想象。
4、过分追究真假,就成了冬烘先生了。
5、您说的没错,就是那几个冬烘找的我们。
6、尹志平说得高兴之时,就和老冬烘先生一样摇头晃脑起来。
7、另一人却是瘦如竹竿,温文尔雅,宛若冬烘。
8、本文认为,这种争议集中反映的问题恰恰印证马克思哲学并非冬烘遗老的"子曰诗云",而是"改变世界"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9、科学技术还第一生产力呢,不夸张地说,天启就是在发展第一生产力,只是曲高和寡,被一帮冬烘夫子埋汰了。
10、身后跟定三人,也都是文人打扮,气质非比寻常,不知道得还以为来了四位私塾的冬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