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á yǔ
注音
ㄅㄚˊ ㄩˇ
繁体
跋語
反义词
序言

跋语的意思

词语解释

跋语bá yǔ

  1. 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引证解释

  1. 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

    明•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里中有 元•人《育婴图》摹本载 元•献 跋语,几七百言。”
    明•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刑部·重刊闺范序》:“戴给事 既疏参 吕司寇 矣 承恩 辨疏即以跋语为出於给事之笔,此仇口往復之常,亦无足讶。”
    冰心 《晚晴集·悼郭老》:“过了几天 老舍 先生就送来一张 郭老 赠我的条幅上面写着一首五律还有跋语。”

国语辞典

跋语bá yǔ

  1. 写在书本正文后面的补充说明或评介的话。

    序言

网络解释

跋语

“跋”与“序”相对是写在书籍、文章、金石拓片等后面的短文内容大多属于评价、鉴定、考释之类。一般认为在书画、文集等后的题词称为“跋语”。

跋语的字义分解

  • 跋 [ bá ] 1. 翻山越岭。 跋涉。 2. 踩,践踏。 跋前踬后(喻进退两难)。 3. 文章或书籍正文后面的短文,说明写作经过、资料来源等与成书有关的情况。 跋文。跋语。序跋。

  • 语 [ yǔ ] 1. 话。 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 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 手语。旗语。 4. 说。 细语。低语。 语 [ yù ] 1. 告诉。 不以语人。

跋语造句

1、尤为难得的是,卷中有吴焯手书题跋30处,跋语或长或短,意到笔随,读来颇能勾勒出这位“校对达人”的风雅闲趣。

2、毛晋在汲古阁《宋名家词》跋语中,即有关于朱淑真《生查子》词的记载。

3、诗只钤“刘三”的朱文小印,四边有马衡之子马太龙跋语,录曼殊上人自西湖赠刘三诗,妙不可言。

4、包括皇府内宫珍藏的书画名迹,也不乏乾隆挥毫书写的跋语或题咏。

5、1938年6月徐悲鸿曾为黄君璧作白描坐像,跋语中称赞与调侃兼具。

6、先生晚年,曾要求我撰一跋语,他想刻在印侧说明原委。

7、并镌“成昌”、“紫帆”小印两枚,跋语左镌收藏印一枚:“煦园”。

8、1895年孙毓汶请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鉴赏,王懿荣在卷后题写跋语,称其为“神品上上”。

9、他以漫画式的笔触,将理性与感性巧妙地营造出意境,并配上内含机锋、恰到好处的跋语,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具有禅意的人生智慧。

10、这些作品都是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的古典诗词和领袖诗词,有的作品他还缀上自己的感想,写出跋语和题词。

跋语的相关词语

【跋语】的常见问题

  1. 跋语的拼音是什么?跋语怎么读?

    答:跋语的拼音是:bá yǔ
    点击 图标播放跋语的发音。

  2. 跋语是什么意思?

    答:跋语的意思是:写在书本正文后面的补充说明或评介的话。

  3. 跋语的反义词是什么?

    答:跋语的反义词是: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