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6字词语
共 367 条词语
-
道教所信奉的巡察人间的神仙。[查看详情]
-
见“牛头不对马嘴”。[查看详情]
-
比喻遇事容忍,故作不知,得过且过,以免纠纷。[查看详情]
-
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组成南京临时参议院,并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京,革命政权为袁世凯篡夺。[查看详情]
-
油画。法国德拉克洛瓦作于1830年。取材于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作品展示了硝烟弥漫的巷战场面,以一个象征自由的女神形象为主体,她高擎三色旗,领导着革命者奋勇前进。画面气势磅礴,色调炽烈,用笔奔放,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查看详情]
-
1925年在上海成立。次年创办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良友》,又曾编辑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等。1946年停业。1984年在香港复业。[查看详情]
-
胜利或失败是作战的人常碰到的事。语本《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败,兵家常势。”[查看详情]
-
(谚语)外表清秀美丽,内在必定聪慧。比喻内外一致。[查看详情]
-
(谚语)上天不会存心断绝人们的生机。[查看详情]
-
英国殖民者屠杀印度人民的事件。1919年4月13日,旁遮普的阿姆利则市二万多群众举行抗议集会,遭到英国驻军血腥屠杀,数百名群众丧生,另有千余人受伤。这一惨案,使印度人民反英斗争迅速高涨。[查看详情]
-
春秋后期出现的一种农业丰歉循环学说。《史记·货殖列传》:“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据《越绝书》应为”康“);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歳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歳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太阴即木星,每十二年绕天空运行一周,木星运行至酉称岁在金,为“穰”,即大丰年;又六年运行至卯是岁在木,为“康”,即小丰年;运行至子是岁在水,为“毁”,即大荒年;隔六年至午是岁在火,又为旱年。这就形成所谓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二年一大饥的循环。这种主张反映了古人想掌握农业生产丰歉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达到国富民足的目的。[查看详情]
-
欧洲最高大的山脉。在欧洲南部。呈一弧形,东西延伸。长约1200多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勃朗峰海拔4807米。山势雄伟,风景幽美,许多高峰终年积雪。欧洲许多大河都发源于此。水力资源丰富。为旅游、度假、疗养胜地。[查看详情]
-
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之一。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个质点间万有引力的方向沿着两个质点的联线,力的大小跟两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查看详情]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团的最高领导机关。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领导。由团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团的全部工作。[查看详情]
-
资产阶级掌握的政权。在推翻地主阶级专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它的基本任务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查看详情]
-
简称“中专”。中国实施中等专业教育的学校。包括技术学校、师范学校以及医药、财贸、体育、艺术等学校。一般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者。学习年限三至四年。[查看详情]
-
见“睁一眼闭一眼”。[查看详情]
-
见“黄花岗起义”。[查看详情]
-
处于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劳动年龄的范围,各国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国家只规定其下限,也有规定上下限的。中国规定的劳动年龄下限,男性及女性都是十六岁;上限男性为六十岁,女性体力劳动者为五十岁,脑力劳动者为五十五岁。该年龄段内丧失劳动力的人口不属劳动适龄人口。[查看详情]
-
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措:筹划,安排。形容没有主意,不知怎么办才好。[查看详情]
-
贯穿人类社会发展一切阶段的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这两对矛盾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生产力的发展,引起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引起新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这一矛盾必须通过政治革命才能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改革和调整来解决。[查看详情]
-
形容事情或动作发生得太快或太突然。[查看详情]
-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更改或挽回。[查看详情]
-
半日潮海区高(低)潮时的简易推算方法。是根据半日潮港的高(低)潮时每天再推后约08小时(约48分钟)的办法进行的。推算公式如下:(1)高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高潮间隙;(2)低潮时=[夏历上半月日数-1或夏历下半月日数-16]×08小时+低潮间隙;(3)高潮时±0612=低潮时;(4)低潮时±0612=高潮时;(5)高潮时±1224=另一高潮时;(6)低潮时±1224=另一低潮时。式中0612和1224分别指6小时12分和12小时24分。[查看详情]
-
长篇小说。赵树理作。1946年发表。农民张铁锁不堪忍受地主李如珍的压迫到太原当了工人。在共产党员的帮助下,他参加了“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张铁锁组织李家庄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同汉奸李如珍坚决斗争。作品情节紧张曲折,富于传奇性。[查看详情]
-
亦作“家丑不可外扬”。[查看详情]
-
生养的儿子痴呆,可以免去官家的差役。比喻虽然是坏事,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好事。[查看详情]
-
以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的具体刺激。如声、光、热、味等为信号的刺激。[查看详情]
-
(谚语)比喻安排长远的计策,以便日后能得到更大的利益。[查看详情]
-
20世纪初在俄国工人运动中出现的反对列宁主义的机会主义。以托洛茨基为代表。否认农民的革命作用,主张跳过民主革命阶段而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认为单独一个国家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查看详情]